编者按;5月20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版块刊登纽约国际官网学生记者采写稿件《大学教授漂在八百里皖江做“江豚卫士”》,报道了纽约国际官网生命科学学院淡水生态所教授于道平多年来用科研保护长江江豚的事迹、成果。
迷彩服、黑胶鞋,站在一群渔民身边,身为大学教授的于道平毫无“违和感”。下水拉网、抬船,他的动作也和渔民们一样娴熟。于道平说自己“就是个干粗活的”,可他这“粗活”却也干出了水平。
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长约416公里,俗称八百里皖江。30年里,为了保护江豚这个濒临灭绝的“水中大熊猫”,于道平在八百里皖江上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来回。
于道平,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淡水生态所教授、农业部安庆西江长江江豚救护中心技术负责人,同时也是国际动物学会会员、农业部濒危鲸类专家组成员、环保部评估中心水生动物评审专家。
从1985年至今,他与江豚已经打了整整30年的交道。他组织江豚野外考察和救护近百次,解剖死亡江豚200多头,脚步踏遍大半个长江流域,东起上海,西至湖南城陵矶。只要有江豚出没的地方都曾经留下过他的身影。
他是安徽省第一个主持开展长江江豚活体捕捞成功的人,长江安庆江段第一个提出江豚保护工作的人,安庆江段第一个长江江豚救护中心建立的推动者。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长江干流生态环境恶化,白鳍豚数量锐减,为了保护仅剩的300多头白鳍豚,需要把白鳍豚捕捞到故道中保护起来,而当时我国的淡水豚捕捞技术还是一片空白。
为了探索白鳍豚的捕捞技术,于道平从当时数量相对较多的江豚入手,从1988到2001年,每年春天都会“漂”在长江上,累计有3年多的时间吃住在渔船上。他组织训练无为县土桥镇、铜陵县大通镇和安平乡的渔民活体捕豚。
1992年,他在安徽铜陵江段首次成功捕捞到7头江豚,这是安徽省首次捕捞淡水豚成功。在实践中,于道平发明了“伺机伏击”法,大大节省了声驱网捕的人力、物力,丰富了我国的淡水豚捕捞技术,相关成果发表在2001年的《水生生物学报》上。
俗话说“行船跑马三分险”,在江上做活的人,最害怕的就是突变的天气。然而对于道平这些江豚考察者来说,这时他们最兴奋,因为“越是天气不好,狂风大作,江豚越活跃,一个个都往外蹦,我们见到它的可能性就越大,那时候的心情是紧张又兴奋”。
在江上“漂了”几十年,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于道平从未想过放弃。
“白鳍豚的功能性灭绝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惨痛的教训,所以现在江豚的保护绝对不能重蹈白鳍豚的覆辙。”据他介绍,上个世纪由于对白鳍豚的保护资金和技术上的短缺,白鳍豚迁地保护工作一拖再拖,到真正下定决心去捕捞白鳍豚时,长江里的白鳍豚早已不见踪迹。
“我目睹白鳍豚灭绝,眼见得江豚又要消失,如果说长江容纳不了水生动物,哪又能容纳我们人类。”于道平说,“我这个人也没有其他的本事,既然做了一件事情就把它做好,所以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江豚保护。”
安庆江段素来河道弯曲,众多的河汊和无人沙洲使得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一直是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与洞庭湖、鄱阳湖并称“长江江豚三大生存场所”。
然而,安庆江段江豚保护工作与高密度的江豚分布现状极不相称,在2006年以前,安庆甚至没有开展江豚保护这一工作,更别提给江豚治疗康复的救护区和生存的迁地保护区。
于道平来到安庆师范学院第一件事,就是向安庆渔政局建议在西江建设江豚迁地保护区。为了西江保护区的建立,于道平四处奔走,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时,不止一次向媒体介绍西江迁地保护的观念,希望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经过于道平和安庆渔政局多番努力,2014年4月,当地政府终于同意在西江划出一部分水域,建立长江江豚救护中心。
目前,在安庆西江长江江豚救护中心,5头江豚经过一年的喂养,营养状况良好,平均增重都在10公斤左右。
救护中心的建立让于道平颇为欣慰,可他还是不能放下心来,因为救护中心的职能只是让江豚得到暂时寄养和治疗。下一步,他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协商,把整条西江“承包”下来,建立可容纳几十头江豚的迁地保护区。
从2006年调入安庆师范学院,一直到2013年,安庆当地只有于道平一个人从事江豚研究。独木难成林,缺少团队让许多研究工作难以开展,于道平一直自嘲是个“光棍老师”。庆幸的是,安庆师范学院淡水生态研究所现在又来了两名年轻教师,相继取得了不小的学术成果,这让他感到欣慰。
多年辛苦的野外工作,于道平病痛缠身,腰肌劳损、风湿性肩周炎、胃病, 1995年还检查出患有血吸虫病,可他全然顾不上。
根据2012年长江江豚调查结果,目前长江江豚总数仅为1040头左右,这个数据意味着如果不赶紧实施保护的话,江豚将会在10年内灭绝。
时间已经过去了3年,于道平一直在提醒自己,要抓紧最后的时间“为长江留住这一点野性”。(王霜霜 王磊)
中国青年报:http://zqb.cyol.com/html/2015-05/20/nw.D110000zgqnb_20150520_1-06.htm